HUISHANG
感恩、合作、共赢、使命
当前位置: 走进徽商/媒体中心/公司新闻

云岭边陲五年坚守,续写金融助农华章 —徽商期货云南江城天然橡胶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顺利入场

发布时间:2025-09-29 浏览次数: 作者:张欣向荣

在云南边陲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,连片的橡胶林漫过山间,翠绿叶片在微风中舒展,乳白的胶汁水顺着割胶线缓缓渗出——这滴“山间乳汁”,承载着当地胶农一年的生计希望。近期,在上海期货交易所(以下简称“上期所”)支持和指导下,徽商期货再度携手太保产险,成功推进云南江城天然橡胶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入场。这是自2019年以来,徽商期货第五年在江城县扎根开展该项目:本次项目分两期进行,总保费235.95万元,承保天然橡胶3300吨,为当地超 1168户胶农筑起了一道价值5244万元的价格风险“防护屏障”。

一、江城之困:橡胶支柱下的“价格愁”

江城县地广人稀,气候温热湿润,曾是云南省27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。对当地居民而言,天然橡胶绝非普通经济作物——它是撑起县域经济的“顶梁柱”。全县广阔的橡胶种植面积,覆盖了数万户农户与合作社,产业兴衰直接牵动着数万家庭的“钱袋子”。

然而,这份“支柱希望”,却始终被“价格波动”的阴影笼罩。天然橡胶价格受国际市场供需、汇率变动、天气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,像“断了线的风筝”般剧烈震荡。胶农辛苦割胶迎来产量增长,却可能因价格暴跌陷入“增产不增收”的窘境;若胶价长期低迷,更会落到“越割越亏”的地步——2016年胶价低位时,江城县部分胶农无奈将多年培育的胶园改种香蕉等其他经济作物,不仅让本地橡胶产业受挫,更直接导致全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缩减。更糟的是,价格下滑浇灭了胶农的管护热情,橡胶林因缺乏照料变得荒芜,胶水产量锐减、品质下降。

二、五年足迹:从试点到标杆的助农答卷

正是洞悉了胶农的“价格焦虑”,上期所自2017年起便持续推广天然橡胶“保险+期货”模式,八年深耕不辍;徽商期货从2019年开始,在上期所的支持下,与江城县政府、保险公司紧密联动,开启了在江城的助农实践——从“初试水”的探索到“常态化”的覆盖,每一步都紧跟胶农的实际需求,用扎实的行动书写金融助农的“答卷”:

2019年首次破局:首次参与上期所天然橡胶“保险+期货”试点,为4000余户农户的1000吨天然橡胶提供保障,最终落地近79万元赔付。这是胶农们第一次感受到“价格下跌也有兜底”,“保险+期货”的种子也自此在江城县扎下了根。

2020年规模扩容: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,将承保量提升至3000吨,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,让更多偏远山区的胶农享受到风险保障。

2023年标杆之年:一年之内推进三期项目,凭借精准的风险对冲策略与高效的服务落地,以101.75%的高赔付率斩获上海期货交易所评比一等奖。这意味着项目几乎实现“全赔付”,为2816户胶农(含255户已脱贫户)带来实打实的收益,平均每户胶农可以获得636.86元。

2024年精准托底:分两期承保2200吨天然橡胶,项目金额达3940万元,最终赔付117.096万元,相当于为每吨橡胶撑起了约532元的“价格安全垫”。

数年间,徽商期货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“助农成绩单”:累计承保橡胶现货1.45万吨,惠及投保胶农达2万户,已实现赔付金额约648.74万元。更关键的是,这一创新模式打通了“保险普惠服务+期货风险管理”的链路 ——保险公司通过期货市场对冲风险,胶农无需承担额外成本,最终形成“胶农稳收、保险控险、期货赋能”的闭环,真正实现了“多方共赢”。

三、坚持初心:2025年再次启动江城县天胶项目

2025年,徽商期货秉持“服务实体经济、守护胶农生计” 的初心,再次携手上期所、江城县政府与太保产险,启动江城县天然橡胶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。在过往经验的基础上,项目团队从“风险对冲精准度”与“保费负担合理性”两方面精准发力,让服务更贴合当前胶农需求:

一方面,项目团队精心设计了锁定收益障碍看跌期权结构,并在合理价位入场,精准对冲橡胶价格下跌风险,若后续天然橡胶价格下跌,胶农可凭保险获得理赔,切实保障种植收益。

另一方面,依托上期所对项目的专项资金支持,江城县政府坚持多层次发动、积极动员部署,搭建群众建设、群众管理的共建平台,向农户清晰讲解‘保险 + 期货’的运作逻辑与惠民本质,让群众明白这是‘不花钱、少花钱就能保收益’的民生工程;同时鼓励农户自愿参与,以自缴10%保费参与项目。这种保费分担模式,既减轻了农户的经济压力,也通过“适度自缴”增强了农户的参与感与对项目的重视度,形成“上期所支持+政府引导+农户参与”的保费共担模式,让项目可持续性更强。

如今,每一笔精准到账的理赔款、每一个落地见效的助农项目,都是一剂“强心针”——为当地胶农稳固种植信心!

四、多年耕耘:以金融之力绘就振兴图景

五年助农路,徽商期货始终坚守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”的初心,将“保险+期货”模式从“单一项目”打造成“长效机制”。未来,徽商期货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,不断优化和完善“保险+期货”模式,扩大覆盖范围,提高保障水平。同时,也将积极探索其他农业领域的服务机会,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贡献更多期货力量。

在云岭边陲的橡胶林里,胶农的割胶刀还在不停挥动,乳白的胶水顺着割胶线渗出,一如往年。但如今,这份“山间乳汁”背后,多了徽商期货与上期所等多方携手筑起的金融“防护墙”。相信随着“保险+期货”模式的不断深化,会有更多胶农告别“价格焦虑”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稳增收,共同续写属于江城县、属于更多农业产区的“民生新篇”,让金融的温度真正传递到边疆的每一片胶林、每一户农户家中。